查看原文
其他

隆基VS中环,两种运营模式的较量

戒酒挂嘴边@雪球 全球光伏 2022-07-31


投资界关于隆基股份(601012.SH)和中环股份(002129.SZ)的争论已久有从产品角度比较182166和210的有从财务利润角度比较的不一而足
而在产品和财务等表征之下是两种制造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分野带来的必然结果
回到隆基在我看来隆基是近40年中国制造的典型与极致目前为止在商业和资本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且看今年数据

上表是20年半年报的数据隆基的利润表征是惊人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表中没列可通过净利润/净资产得到均远远超出同行业公司
学过财务的都知道超常规的经营数据往往值得玩味和警惕是窥视公司独门绝技的线索和路径
那么超额利润来源于何处
隆基所处的光伏行业是竞争激烈且产品相对标准化的不论是组件电池还是硅片一线厂商产品的单瓦售价都几乎趋同所谓品牌溢价几乎不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反推超额利润不是来源于高溢价的产品而是极致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有两类路径
高到碾压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单位生产效率高出同行业一大截例如单瓦能耗单瓦人工单位时间的产出单瓦含硅量例如薄片
在隆基最赚钱的硅片环节单瓦能耗和单位时间拉晶量核心来源于拉晶设备我们观察连城数控和晶盛机电的经营数据很难得出连城的设备比市场同类产品效率和能耗指标有碾压性优势的结论。
单瓦人工方面比较隆基和中环的营收、工人数量指标你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被碾压的居然是隆基;含硅指标方面中环在薄片化是比隆基走的更远也无法佐证隆基的单瓦含硅指标碾压同行的结论
其他诸如专利数量方面的指标雪球已经有充分讨论结论也无法佐证隆基在研发方面带来了超高的劳动生产率
电池和组件环节就不赘述了爱旭通威晶科都有不弱于隆基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因此我们无法通过现有的观察得出隆基是通过生产力水平碾压来获取超额收益的结论当然也欢迎提供更详细的数据也就是说隆基在制造环节并没有比其他家优秀那么多的地方
第二类成本控制的路径我想就是上文所述的政策套利模式也就是所谓轻资产模式通过政府代建厂房再低价租赁协议电价低成本劳工等方式将成本移出报表全社会消纳从而实现报表高利润
注意此处没有道德批判政策套利是中国区域竞争和作为后发经济体参与全球竞争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企业选择这种道路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是中国制造发展模式的过去和现在在中国产业发展史上有其历史地位
相关阅读☞☞以战养战,中环与隆基黎明前的产能竞赛
☞☞鹿死谁手未可知,隆基中环的友谊与博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都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1MW分布式组件指导价

☞☞为何182?来自首倡者的技术推演

☞☞异质结(HIT)技术,看这一篇就够了!

☞☞技术铸就实力,国产替代进行时

☞☞真管用!玻璃产能置换条件或放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